【湖北黄石的太平军关卡 —— 咸丰三年冬】
寒风裹着江雾,把黄石的官道吹得冻硬。刘老栓的驼队刚拐过一道山弯,就见前方路口插着面太平军的红旗,几个穿灰布短打的士兵举着长矛,正拦着过往商队盘查。驼背上的 “信茶砖” 用油布裹了两层,可风一吹,还是露出点砖面的双驼纹 —— 那磁粉印在雾里泛着淡光,像颗颗扎眼的星。
“都停下!” 太平军将领嗓门洪亮,手里的腰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,“拉的什么货?打开看看!” 刘老栓心里一紧,赶紧从怀里摸出茶引,脸上堆着笑:“官爷,是武夷岩茶,运去上海洋行的,您看这茶引,有徽商的章!”
将领接过茶引,翻来覆去看了看,目光却瞟向驼背:“茶?我看不像!” 他往身边的士兵使个眼色,“去,把油布掀开,我要查!” 两个士兵扛着长矛走过来,手刚碰到油布,刘老栓的手心就攥出了汗 —— 这 “信茶砖” 里藏着密信,要是被搜出,别说换械,整个驼队都得遭殃。
一、关卡前的磁石哨
辰时的日头刚破雾,却没半点暖意。刘老栓趁士兵掀油布的功夫,悄悄给身边的伙计递了个眼色。伙计心领神会,手往怀里摸 —— 那里藏着 “磁石哨”,哨子口还沾着点漠北磁粉。就在士兵的手要碰到茶砖时,刘老栓突然喊:“慢着!这茶怕冻,碰不得!”
话音刚落,伙计猛地吹响了磁石哨。“嘀 —— 嘀 ——” 哨音尖锐,带着股特殊的颤劲儿,刚响没两声,太平军士兵腰里的火枪突然晃了晃,有的枪托还撞到了矛杆,“当啷” 响了一串。将领皱着眉低头看枪:“怎么回事?枪咋动了?”
刘老栓趁机往茶栈的方向指:“官爷,这茶是新压的,一冻就碎,前面有家茶栈,要不咱们去那儿验?” 他心里清楚,那茶栈是湘军的联络点,伙计都是自己人,到了那儿就安全了。将领盯着晃动的火枪,又看了看雾蒙蒙的天,犹豫了半天,挥挥手:“行!去茶栈验,要是有假,把你们都抓了!”
驼队慢慢往茶栈挪,刘老栓回头瞟了眼关卡,见那将领还在摆弄火枪,心里松了口气 —— 这磁石哨果然管用,前卷传下来的 “军功票” 防御法子,真能救命。可他没注意,关卡旁站着个穿青布长衫的人,手里捏着块小磁石,正往茶砖的方向贴 —— 那是范承业,范氏余党,当年范明私藏西洋机器,就是他爹出的主意。
二、茶栈里的换械计
巳时的茶栈里,炭火烧得正旺。掌柜的见驼队进来,赶紧迎上来,眼神往刘老栓手里的茶引瞟了瞟 —— 那是暗号,茶引上徽商的章歪了半分,说明是自己人。刘老栓把茶引往柜台上一放,压低声音:“找联络人,砖到了。”
掌柜的点点头,往后院喊:“把茶搬进来,小心点!” 几个 “伙计” 走出来,看着像茶栈的人,实则是湘军的士兵,他们把 “信茶砖” 往后院搬,刘老栓赶紧跟过去,从怀里掏出装茶汁和海水的瓷瓶:“验信!”
士兵们把茶砖放在桌上,先倒祁门茶汁,再倒珠江海水,两种液体一混,砖内层的盐晶字慢慢显出来 ——“武夷岩茶五千担,换火枪两百杆”。湘军联络人赵队长走过来,拍了拍刘老栓的肩:“老刘,辛苦你了!火枪早准备好了,就在地窖里。”
地窖里堆着两百杆火枪,黑沉沉的,看着就沉。刘老栓犯了愁:“这么多枪,怎么运出去?太平军的关卡还在外面呢!” 赵队长早有办法,指着茶砖说:“用前卷的‘恰克图防御术’,把枪拆了,藏在茶砖里!”
原来这些 “信茶砖” 早留了中空层,外层是实茶,内层是空的,还垫着层桐油羊皮 —— 这羊皮是前卷晋商运茶去恰克图时用的,涂了桐油,防潮又结实,羊皮上还印着微型双驼纹,磁石一贴就显形,既防茶砖受潮,又能验真伪。士兵们手脚麻利,把火枪拆成零件,枪管、枪托、扳机分开,塞进茶砖的中空层,再用茶梗填实,看着跟普通茶砖没两样。
三、范承业的磁石探
午时的茶栈外,范承业假装买茶,悄悄绕到后院。他刚才在关卡就觉得不对劲 —— 那茶砖的双驼纹里有磁粉,磁石一贴就显黑,可普通茶砖哪会嵌磁粉?他摸出块磁石,往院墙上的茶砖碎屑贴了贴,磁石果然吸住了点粉末,心里顿时有了数:“这茶砖肯定有问题,说不定藏着军械!”
范承业往茶栈里瞟,见士兵们正往茶砖里塞东西,赶紧躲到树后。他是太平军的 “细作头”,专门查商队里的清军补给,之前就听说晋商要给湘军送东西,没想到是藏在茶砖里。他掏出个小本子,记上 “双驼纹茶砖,嵌磁粉,藏军械”,又往关卡的方向看,心里盘算着:“等他们运枪的时候,跟上去,把东西劫了!”
刘老栓不知道自己被盯上了,正跟赵队长核对换械的账。红账上用盐晶水记着 “茶五千担”,黑账上用磁石笔记着 “火枪两百杆”,双方都盖了印,才算交割完。刘老栓把账册收好,说:“赵队长,我得赶紧走,天黑前要过下一个关卡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