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江的初秋时节,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凉,仿佛大自然特意为这座小城披上了一层温柔的外衣。
临江而建的小筑内,炉火正旺,银壶在火舌的舔舐下发出“咕嘟咕嘟”的声响,氤氲的水汽缓缓升腾,裹挟着上等龙井茶的清冽香气,弥漫在整个空间,令人心旷神怡。
顾小芬站在二楼书房的落地窗前,纤细的指尖轻轻划过窗棂上凝结的薄霜,感受着那份微凉的触感。
书房的桌上摊放着一份她精心准备的资料,内容丰富而细致:
有“南江-大阪友谊之家”历年交流活动的相册,记录着两地人民友好的点点滴滴;
有新渡娟子翻译的东澜古典诗词集,展现了她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热爱;
还有一张她特意请人绘制的、标注着南江特色小吃摊点的手绘地图,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。
这些看似细碎的物件,实则每一个都蕴含着顾小芬的用心与温情,是她为这场至关重要的会面,精心埋下的“温暖伏笔”,旨在拉近彼此的距离,营造一个温馨而亲切的氛围。
“夫人,新渡女士到了。”刘姨的声音在门口轻轻响起,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,生怕打扰了主人的思绪。
顾小芬深吸一口气,整理了一下米白色羊毛外套的衣襟,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。转身时,她的脸上已漾开一抹温和的笑意,语气柔和而亲切:
“请她进来吧,再把我昨天泡的陈年普洱端上来。”
书房门被缓缓推开,新渡娟子的身影出现在门口。
她穿着一件藏蓝色的长款风衣,显得格外优雅而干练,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,脸上化着淡淡的妆容,然而眼神里却藏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忧虑——自从丈夫佐藤凉介被派驻到“新灯塔”项目,她夜里就常常失眠,心中总担心丈夫会卷入不为人知的危险之中。
“娟子姐,一路辛苦了。”
顾小芬主动迎上前去,伸手握住对方微凉的手,传递着一份无言的温暖与关怀,“快请坐,这茶是我去年在云南茶山上亲自挑选的,存放了一年,刚好出了浓郁的枣香,特别适合这个季节品饮。”
新渡娟子坐在柔软的沙发上,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桌上的相册。
当看到其中一张她和顾小芬在樱花节上的合影时,眼眶微微一热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:“没想到你还留着这些照片,我都快忘了是哪一年拍的了。”
“是五年前,你带大阪的学生来南江交流那次。”
顾小芬笑着为她斟满茶杯,回忆的闸门也随之打开:
“你当时还说,等凉介君有空,要一起再去品尝南江巷尾那家有名的蟹黄汤包。娟子姐,您的丈夫,佐藤凉介先生,近来还好吗?我先生时常提起他,说他是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值得尊敬的对手。”
听到丈夫的名字,新渡娟子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,她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,叹了一口气,语气中满是无奈与担忧:
“他……不好。虽然他从不对我多说工作上的事情,但我能感觉到,他内心非常痛苦。”
“痛苦?”顾小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,心中一紧。
“是的。”新渡娟子的眼中泛起泪光,声音也开始微微颤抖:
“凉介他是个纯粹的工程师,一生所追求的,是用技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。他曾经为能够参与‘新灯塔’这样伟大的项目而感到无比自豪,认为那将是人类探索深海、守护地球未来的重要一步。”
然而,她的语气突然变得沉重起来:“可是,他渐渐发现,那个地方正在变成一个可怕的怪物。他引以为傲的技术,那些本应用于科研的精密仪器,正在被改造成……武器。他看到了一些不该看的东西,听到了一些不该听的命令,参与了一些他不该参与的事情。”
“他整夜整夜地失眠,对着图纸发呆,嘴里反复念叨着‘这不是我的本意’、‘科学不该是这样’……”新渡娟子的声音越来越低,仿佛每一个字都重如千钧。
顾小芬静静地听着,没有打断,只是不时地为她续上茶水,用行动表达着无声的支持与理解。
她知道,此刻,任何安慰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,最好的共情,就是倾听,让对方把心中的苦闷与恐惧尽情倾诉。
“他甚至提出过辞职,但被无情地拒绝了。”
新渡娟子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与无助,“他们用各种理由搪塞,实际上,我们都知道,他已经失去了自由。我们的一举一动,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,仿佛被困在了一座华丽的牢笼里,无法逃脱。”
说到这里,她抬起头,泪眼婆娑地看着顾小芬,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:
“陈夫人,我知道您也急切地等待我的到来,不仅仅是为了品茶叙旧。
我……我能为您做些什么?为了凉介,也为了不让他的心血,彻底沦为恶魔的工具。”
顾小芬知道,时机到了。
她站起身,从书房里取来一个平板电脑,上面播放的,正是“冰刃”行动小组制作的、关于“极光”系统危害的模拟动画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