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文远被衙役像拖死狗一样拖向大牢的凄惨模样,以及京兆尹那“杖一百,徒三年”的洪亮判决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在京城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
百姓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,除了苏家公子恶有恶报的下场,更多的却是对那位能让安远侯如此维护、甚至亲自出手料理了表亲的“小林管事”,以及她那个出产了神奇果脯、还带着温泉的“晚照庄”,产生了空前的好奇。
“听说了吗?安远侯为了他府上那个小厨娘,直接把自家表少爷送进大牢了!”
“真的假的?什么厨娘这么大面子?”
“嘿!你这消息就不灵通了不是?那可不是普通厨娘!人家做的吃食,连侯爷都赞不绝口!那个什么‘黄金果’果脯,现在百味斋都买不着,抢疯了!”
“还有她那庄子,听说有个温泉眼,用那温泉水种出来的菜,水灵得不行!养的鸡鸭都格外肥美!”
“怪不得侯爷这么上心,换我我也护着啊!这可是摇钱树兼活宝贝!”
流言传着传着,就越发夸张起来。什么小林管事貌若天仙,厨艺通神;什么晚照庄的温泉能包治百病,延年益寿;什么吃了庄上的东西,瞎子能睁眼,瘸子能跑步……越说越没边。
但不管怎样,晚照庄和林晚昭的名声,算是彻底打响了,而且是以一种极其戏剧性的方式。
这名声很快也传到了京城真正的贵人圈子里。
那些与顾昭之交好、或者有意结交安远侯府的官员家眷们,首先按捺不住好奇心了。
这日,林晚昭正在庄子上带着赵有田和狗蛋清点新一批要送给百味斋的“金桔蜜饯”和“桂花柑橘酱”,一辆装饰雅致却不失华贵的马车,在几个护卫和丫鬟的簇拥下,停在了晚照庄的门口。
车帘掀开,一位衣着华丽、气质雍容的中年夫人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下来。赵有田一看那马车的规制和夫人的气度,就知道来头不小,赶紧上前恭敬询问。
那夫人身边的嬷嬷递上名帖,语气还算客气:“我家夫人乃是吏部侍郎刘大人的家眷,久闻晚照庄景致别致,果蔬鲜美,特来叨扰,想购置些新鲜菜蔬,顺便……瞧瞧那温泉眼。”
赵有田一听是侍郎夫人,腿肚子都有些软,连忙让狗蛋飞奔去通知林晚昭。
林晚昭听到消息,也是心里一咯噔。侍郎夫人?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家贵眷,可不是之前那些来拉关系的商户或者小吏家眷能比的。
她赶紧整理了一下衣衫,迎了出去。
“民女林晚昭,不知夫人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,还望夫人恕罪。”林晚昭行了个礼,不卑不亢。
刘夫人打量了她几眼,见她虽然穿着朴素,但容貌清丽,眼神明亮澄澈,举止大方得体,并无寻常村姑的畏缩之态,心下先有了两分好感,笑道:“不必多礼。是本夫人贸然前来,打扰林姑娘了。实在是听闻你这庄子颇有趣味,按捺不住好奇,想来亲眼瞧瞧。”
“夫人说笑了,庄户人家,粗陋之地,能得夫人青眼,是晚照庄的福气。”林晚昭笑着应道,侧身将刘夫人请进庄院。
刘夫人一路走,一路看。只见庄子里屋舍整齐,田地规整,作物长势旺盛,庄户们虽然忙碌,但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,整个庄子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机,与她想象中脏乱差的农庄截然不同,心下又满意了两分。
林晚昭先请刘夫人在正厅用茶,上的自然是庄子上自产的、用温泉水冲泡的桂花茶,配的茶点是新做的“金桔蜜饯”和几样小巧的农家点心。
刘夫人尝了一口桂花茶,只觉清香甘醇,回味悠长,那金桔蜜饯更是酸甜可口,生津开胃,比她平日吃的名贵蜜饯别有一番风味,忍不住多用了两块,赞道:“果然名不虚传。”
歇息片刻,林晚昭便引着刘夫人去参观菜地和温泉眼。
看到那些在初夏时节就显得格外水灵青翠的反季节蔬菜,尤其是那用油布棚子罩着、长得郁郁葱葱的小油菜和生菜,刘夫人惊讶不已:“这……这大夏天的,竟能长出这般嫩的青菜?”
林晚昭笑着解释:“托温泉的福,地气暖和一些,再加上些笨办法,勉强能种出来,就是产量不高。”
待到温泉眼,看到那汩汩冒着热气、云雾缭绕的小池子,以及旁边那些利用地热长得格外茂盛的花草(林晚昭移栽的薄荷、紫苏等),刘夫人更是觉得新奇有趣,连声道:“真是天地造化,神奇!神奇!”
参观完毕,刘夫人自然是满载而归。林晚昭让人现摘了最新鲜的黄瓜、番茄、小油菜等,又装了好几罐蜜饯和果酱,恭敬地送给刘夫人。
刘夫人心情愉悦,不仅留下了丰厚的银钱(远超市价),还赏了林晚昭一支成色不错的玉簪。
有了刘夫人这个开头,接下来的几天,晚照庄仿佛成了京城贵妇圈的新晋打卡地。
今天来一位尚书府的少奶奶,明天来一位将军府的老夫人,后天甚至来了两位结伴而来的郡主府上的女官……车马络绎不绝,几乎踏破了晚照庄的门槛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