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起时,女科进士们开始在各部任职。负责漕运的女官改革了运粮制度,让江南的粮食更快运到北方;在礼部的女官则修订了婚俗,废除了“女子不得改嫁”的陋习。
朝堂上,虽然还有老臣时不时皱眉头,但再也没人敢说“女子不该干政”——因为这些女子做得实在太好,好到让人无法忽视。
这日,林晚晴整理沈清漪的遗物时,在那本《女相策》的夹层里,发现了张泛黄的纸,上面是沈清漪少女时的字迹,写着:“我想让天下的女儿都知道,我们的手,不仅能绣花,还能握笔、握药、握权柄。若我做不到,愿有后来人替我做到。”
林晚晴将纸抚平,放在案上,提笔在下面续写道:“后来人至,君志已达。”
窗外的清漪草在秋风中轻轻摇曳,银斑凤羽般的叶片,仿佛在点头应和。
冬去春来,又是一年上元节。长安城里张灯结彩,女医馆的姑娘们提着兔子灯,在街上教孩子们认药草;刚入职的女官们则在灯会上解答百姓的疑问,笑声比花灯还亮。
林晚晴与李昭站在城楼上,望着这繁华热闹的景象。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歌谣,是新编的:“女儿郎,不寻常,能治病,能作章,锦绣河山共担当。”
“你听。”李昭握住她的手,掌心温暖,“这才是盛世该有的样子。”
林晚晴抬头,看见天边的烟花炸开,映亮了“女科进士”的牌坊,也映亮了无数张含笑的脸庞。她忽然明白,所谓穿越,所谓金手指,都只是契机。真正能改变命运的,是勇气,是智慧,是一代又一代人,为了“不可能”而付出的坚持。
沈清漪的脉案卷宗,此刻正静静地躺在尚药局的书柜里,成了所有女子的精神寄托。有人在里面续写新的医案,有人记录女官的功绩,有人写下自己的志向。
而林晚晴知道,这本卷宗的故事,永远不会结束。因为只要还有女子相信“我能行”,沈清漪的志,她的愿,就会一直流传下去,在历史的长河里,开出一朵又一朵,属于女子的花。
夜风拂过,带来清漪草的淡香,也带来了一个新时代的气息——温暖,明亮,充满希望。
喜欢穿书白月光,我成了女帝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穿书白月光,我成了女帝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