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玉福笑眯眯的说道,“学戏呀,那得从1952年开始算了。”
夏雪在大脑中飞快的计算了一下,惊叹的说道,“哇,到今年已经64年了,我的天啊!”
李玉福先生矜持的一笑,镜头中出现了她年轻时候的表演片段。
《穆桂英挂帅》《霸王别姬》……
当年的李玉福先生,那绝对是天赋异禀的存在,最早的时候,为了生计,李玉福先生不得不在哈市的京剧团当学员,但是那个时候,李玉福先生的天赋就展露了出来。
梅兰芳先生赴哈市演出的时候,知道了这个天赋出众的女孩子,但是当时梅兰芳先生走的匆匆,只能留下路费,鼓励她去京城报考艺校。
后来,马连良、袁世海在哈演出期间又亲笔写信,介绍她报考北京市戏曲学校的前身《艺培戏校》。
最终,李玉福先生作为京城戏校的首届毕业生,进入到了梅兰芳京剧团,拜入了梅兰芳的门下,是正儿八经的梅派传人。
“师爷,您还记得您第一次上台时候面对观众是什么感觉吗?”
林桐有些好奇的问道,毕竟那个时代的京剧和现在有着很大的差别。
李玉福听到这话也是哈哈大笑,说道,“你问这个呀,别看这么多年了,我还记得很清楚呢!”
别看李玉福先生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,但是眼不花耳不聋,走路和常人无异,这也是多亏了年轻时候练功的底子,就算现在了,老太太天天在家照样练功不辍。
而且最让人称道的是,头脑不糊涂,非常的清楚。
“当时我就是在京城戏校的时候,我同学问我,当初没她的戏,她是花旦组的,就问我你上台第一次见观众什么感觉啊,我说没有感觉啊!”
李玉福先生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。
“她又问,怎么会没感觉呢!”
“我就说,我净听下面的观众叫好了!”
这一番话,引得全场哄堂大笑。
原来这位老先生才是真正的凡尔赛大师啊!
杨派老生张可笑着说道,“李老师说的这个我们都是深有体会,小孩唱戏,没有害怕的,等到稍微长大一点了,稍微明白一些了,那个时候才知道什么是害怕呢!”
看到夏雪和周小山有些似懂非懂的样子,林桐笑着说道,“其实这就是那句老话说的,江湖越老,胆子越小,这并不是一个贬义,而是说,当一个懂得越多的时候,他才会知道自己不明白的东西更多了,所以,他就会更加的谨慎小心。”
“像我们唱戏的,一开始,出来之后,都是觉得自己天下无敌,其实也没毛病,但是等你到了一定的时候,忽然就会发现,哎呦,自己是不是不会了,自己是不是不行了,其实这个时候,就是你真正的要长能耐的时候了,重新认识自己,重新打磨自己的作品,等到再出来的时候,艺术就会更上一层楼,而这种情况会不断的出现在你的艺术生涯中,所以,艺无止境,说的就是这个!”
几位前辈都是用赞同的眼神看着林桐,这一番话说的很有道理。
李玉福也是慈祥的看着林桐,笑着说道,“一直都听说咱们梅派收了一个不错的小子,我一直都没见过,今天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啊,小子,很有见识,难怪你现在有了这样的成绩啊!”
“谢师爷夸奖!”
林桐也不敢怠慢,赶紧起身,躬身施了一礼!
“谷老师,您第一次表演是在什么时候啊?”
林桐好奇的问道。
谷文玥笑着说道,“我应该更早了,我是六岁的时候吧,在我们的大院里,那个时候,你们京剧那个时候虽然很火爆,但是发音是湖广韵,听不懂啊,而评剧呢,就能听懂,所以学的就比较快,六岁的时候,我就在大院里给大家唱,那个刘巧儿拿着那个小篮儿,连表演带唱,那个时候,我可是大院里的开心果。”
谷文玥老师别看已经七十多岁了,还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,说起自己小时候的故事,也是如数家珍,手舞足蹈的,看的大家都是哈哈大笑。
张可老师笑着说道,“我当初第一次登台,应该是七岁的时候,我是在农村跟着宣传队一起表演的,那个时候,我就在我们县里已经小有名气了!”
又一位凡尔赛大师。
河北梆子名家王英辉想了想,说道,“我当初应该就是1977,78年的时候,那个时候我还在戏校里,就跟几位老师们说的那样,无知无畏,像现在呢,就是随着岁数的增长,然后身体条件,包括声带等等,对了观众也有了一种敬畏之心,感觉艺术是越来越难了!”
看到这些老前辈们都是一副对艺术如此敬畏的样子,让林桐他们的心中也是升起了浓浓的敬佩之情。
按道理来说,这些位都是在自己的行当中属于是泰山北斗的存在了,但是还是如此的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的样子,对待艺术的态度还是如此的认真,让他们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