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懿向魏主曹睿上奏说:“陛下,臣曾经向您进言,说孔明必定会出兵陈仓,所以安排郝昭前去把守,如今果然如此。孔明要是从陈仓进犯,运送粮草会十分便利。幸好现在有郝昭、王双在那里坚守,蜀军不敢从这条路运粮。而其他小路,搬运粮草极为艰难。臣估算蜀兵所带的粮草,只够维持一个月,他们利于速战速决,我军则适宜坚守。陛下可以降下诏书,让曹真坚守各路关隘,切勿出战。不出一个月,蜀兵自然会退兵。到那时我们乘虚出击,就能够擒获诸葛亮。”
曹睿听后,很是高兴,问道:“既然你有先见之明,为何不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去袭击蜀军呢?”司马懿回答:“臣并非贪生怕死,实在是想留下这些兵力,用来防备东吴的陆逊。孙权不久之后必然会僭号称帝,一旦他称帝,担心陛下兴兵讨伐,肯定会率先进犯我国。所以臣想用这些兵力严阵以待。”
两人正说着,突然有近臣前来奏报:“曹都督派人奏报军情。”司马懿赶忙对曹睿说:“陛下可即刻派人告诫曹真,但凡追击蜀兵,一定要先观察敌军虚实,切不可深入重地,以免中了诸葛亮的计谋。”曹睿立刻下诏,派遣太常卿韩暨持符节去告诫曹真:“千万不可出战,务必谨慎防守。只需等待蜀兵退去,方可出击。”
司马懿亲自将韩暨送到城外,临行前叮嘱道:“我把这份功劳让给子丹(曹真字子丹),您见到子丹后,切勿提及是我出的主意,只说这是天子降下的诏书,强调保守为首要之事。追击蜀军的人,一定要格外仔细,不要派那些性急气躁的人去。”韩暨领命告辞而去。
此时,曹真正在营帐中升帐议事,忽然接到通报,说天子派遣太常卿韩暨持符节到来。曹真赶忙出寨迎接,接受诏书完毕后,退回来与郭淮、孙礼商议。郭淮笑着说:“这肯定是司马仲达(司马懿字仲达)的主意。”曹真问:“你为何这么说?”郭淮回答:“这番见解深刻地认识到了诸葛亮的用兵之法。日后能够抵御蜀兵的,必定是仲达。”曹真又问:“倘若蜀兵不退,那该怎么办?”郭淮说:“可以秘密派人去通知王双,让他率领士兵在小路巡逻侦察,这样蜀军自然不敢运粮。等他们粮草耗尽退兵之时,我们乘势追击,就能大获全胜。”孙礼接着说:“我去祁山假装成运粮的士兵,车上装满干柴茅草,并灌上硫黄焰硝,再派人虚报陇西的粮草运到了。如果蜀人缺粮,必然会来抢夺。等他们进入运粮车的包围之中,我们就放火烧车,再以伏兵接应,定能取胜。”曹真听后,十分欣喜,称赞道:“此计甚妙!”随即命令孙礼按照计划领兵行动。又派人通知王双,让他带兵在小路上巡逻侦察,还让郭淮领兵调度箕谷、街亭,命令各路军马把守险要之地。曹真还任命张辽的儿子张虎为先锋,乐进的儿子乐綝为副先锋,一同守卫头营,并严令不许出战。
再说孔明在祁山寨中,每天都派人前去挑战,可魏兵却坚守不出。孔明召集姜维等人商议道:“魏兵坚守不战,是料到我们军中缺粮。如今陈仓的运输通道被阻断,其他小路行走艰难,我估算随军粮草,不够一个月的用量,这该如何是好?”众人正踌躇之际,忽然有人来报:“陇西的魏军在祁山以西运送数千车粮草,运粮官是孙礼。”孔明问:“这个孙礼是个怎样的人?”有熟知魏情的人介绍道:“此人曾跟随魏主在大石山打猎,突然惊起一只猛虎,直扑魏主御前,孙礼下马拔剑斩杀了猛虎,因此被封为上将军,他是曹真的心腹。”孔明听后,笑着说:“这是魏将料到我们缺粮,所以用此计策。车上装载的,必定是茅草之类的引火之物。我平生擅长用火攻,他们竟然想用这个计策来引诱我?他们要是知道我军去劫粮车,必然会来偷袭我们的营寨。我们可以将计就计。”
于是,孔明叫来马岱,吩咐道:“你率领三千士兵径直前往魏兵屯粮的地方,不要进入营寨,只需在上风处放火。如果烧着了车仗,魏兵必定会来围攻我们的营寨。”又派马忠、张嶷各率领五千士兵在营外包围,以便内外夹攻。三人领命而去。孔明又唤来关兴、张苞,说道:“魏兵的头营连接着四通八达的道路。今晚要是西山起火,魏兵必定会来偷袭我们的营寨。你们二人就埋伏在魏寨左右,等他们出兵出寨,便可趁机袭击。”接着又对吴班、吴懿说:“你们二人各率领一支军队埋伏在营外。如果魏兵到来,就截断他们的归路。”孔明部署完毕,自己在祁山上登高而坐,静候战局发展。
魏兵侦察得知蜀兵要来劫粮,急忙报告给孙礼,孙礼派人飞速报告给曹真。曹真派人到头营,对头营将领张虎、乐綝说:“今晚如果看到山西起火,蜀兵必定会来救援。你们可以出兵,如此这般行事。”二将领受计策后,派人登上城楼,专门观察信号火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