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懿吓得手足无措,下马抱住两个儿子大哭道:“我们父子三人都要死在这里了!”正在痛哭的时候,忽然狂风大作,黑气弥漫天空,一声霹雳响过,暴雨倾盆而下。满谷的大火都被浇灭,地雷也无法爆炸,火器失去了作用。司马懿大喜,说:“不趁此时杀出,还等什么时候!”当即带兵奋力冲杀。张虎、乐綝也各自带兵前来接应。马岱兵力少,不敢追赶。司马懿父子与张虎、乐綝合兵一处,一同回到渭南大寨,没想到营寨的栅栏已经被蜀兵夺了。郭淮、孙礼正在浮桥上与蜀兵交战,司马懿等人带兵杀到,蜀兵退去。司马懿烧断浮桥,占据了北岸。
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,得知司马懿大败,渭南营寨也丢了,军心大乱。他们急忙撤退时,四面的蜀兵冲杀过来,魏兵大败,十成里死伤了八九成,死者不计其数,剩下的众人逃到渭北去求生。
孔明在山上看见魏延把司马懿引入谷中,一时间火光大起,心中十分高兴,以为司马懿这次必死无疑。没想到天降大雨,火没能烧下去,侦察的骑兵来报说司马懿父子都逃走了。孔明叹息道: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,不可强求啊!”后人写诗感叹:“谷口风狂烈焰飘,何期骤雨降青霄。武侯妙计如能就,安得山河属晋朝! ”
司马懿在渭北寨内传令说:“渭南的营寨已经丢了。众将如果再有说要出战的,斩首!”众将领命,据守不出。郭淮进帐报告说:“最近孔明带兵巡逻,肯定会选择地方安营扎寨。”司马懿说:“孔明如果出兵武功,依山向东进军,我们就都危险了。要是出兵渭南,向西到五丈原,那就没事。”派人去打探,回报说孔明果然屯兵在五丈原。司马懿双手合十放在额头上,说:“这是大魏皇帝的洪福啊!”于是命令众将:“坚守不出,他们时间长了必然会自己发生变故。”
孔明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屯扎在五丈原,多次派人去挑战,魏兵就是不出战。孔明便取来女子的头巾、发饰以及妇人穿的白色丧服,装在一个大盒子里,写了一封信,派人送到魏寨。众将不敢隐瞒,带着使者进去见司马懿。司马懿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盒子查看,里面有女子衣物,还有一封信。
司马懿拆开信看,大致内容是:仲达你身为大将,统领中原的大军,不想着披上战甲、手持兵器去一决胜负,却甘愿龟缩在营寨里,躲避刀箭,这和妇人有什么区别!现在派人送女子衣物给你,如果不出战,就恭敬地接受。倘若你羞耻之心还没泯灭,还有男子的胸襟,就早点回信,按照约定前来对战。
司马懿看完,心中大怒,但却假装笑着说:“孔明把我当成妇人了吗!”就接受了这些东西,还下令优厚款待使者。司马懿问道:“孔明睡觉、吃饭的情况以及处理事务的烦简如何?”使者说:“丞相早起晚睡,处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情都亲自过问。每天吃的饭,不过几升而已。”司马懿回头对众将说:“孔明吃得少,事务又繁杂,他还能撑多久呢?”
使者告辞,回到五丈原,见到孔明,详细汇报:“司马懿接受了女子衣物,看了书信,并没有生气,只问丞相睡觉、吃饭以及事务烦简,绝口不提军事方面的事。我是这么回答的,他说:‘吃得少,事务又繁杂,怎么能长久呢?’”孔明叹息道:“他太了解我了!”
主簿杨颙劝谏说:“我见丞相常常亲自校阅簿书,我觉得没必要。治理国家是有体制的,上下职责不能相互侵犯。就好比治家之道,一定要让仆人负责耕种,婢女掌管做饭,家业不荒废,需求都满足,家主就能从容自在,高枕无忧地饮食。如果什么事都亲自去做,就会身体疲惫、精神困乏,最终一事无成。难道是他的智慧不如婢女仆人吗?是失去了家主的行事之道。所以古人说:坐而论道的,是三公;具体去执行的,是士大夫。从前丙吉担忧牛喘气,却不过问路上横死的人;陈平不知道钱粮的数目,说:‘自有主管的人。’现在丞相亲自处理琐碎事务,整天汗流浃背,难道不累吗?司马懿的话,真是至理名言。”
孔明哭着说:“我不是不知道。但我受先帝托孤的重任,只担心别人不像我这样尽心啊!”众人都流下眼泪。从此,孔明自觉精神恍惚。众将因此不敢进兵。
魏将们都知道孔明用女子衣物羞辱司马懿,而司马懿接受了却不出战。众将心中不服,进帐报告说:“我们都是大国的名将,怎么能忍受蜀人这样的羞辱!请允许我们出战,一决胜负。”司马懿说:“我不是不敢出战,甘愿受辱。无奈天子有明确的诏书,命令我们坚守不动。现在如果轻易出战,就违抗君命了。”众将都忿忿不平。
司马懿说:“你们既然想要出战,等我奏请天子,大家齐心协力去应敌,怎么样?”众人都答应了。司马懿便写好表章,派使者送到合肥的魏主曹睿那里。曹睿拆开表章查看,表章大致说:臣才能浅薄却肩负重任,承蒙陛下明旨,命令臣坚守不战,等待蜀人自行衰败。无奈现在诸葛亮送我女子衣物,把我当作妇人,这是极大的耻辱!臣先向陛下报告此事:我很快就会拼死一战,来报答朝廷的恩情,洗刷三军的耻辱。臣不胜激切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