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赖大带着贾芹出来后,一晚上都没什么动静,静静地等着贾政回来。那些女尼和女道士们重新进入园子,心里高兴极了,本想着到各处去逛逛,准备第二天进宫。没想到赖大吩咐看守园子的婆子和小厮,只给她们提供饮食,却一步都不准她们离开。那些女孩子摸不着头脑,只能干坐着等到天亮。园子里各处的丫头们虽然都知道拉来女尼们是为了宫里使唤,可也不太清楚具体的缘由。
到了第二天早上,贾政正准备下班,因为堂上发下来两省城工估销册子,需要立刻核查,一时间回不了家,便派人回来告诉贾琏说:“赖大回来后,你一定要查问清楚。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,不用等我。” 贾琏接到命令,先是为贾芹感到一丝庆幸,可又一想:要是把事情办得一点痕迹都没有,又怕贾政起疑心,“倒不如回明二太太,讨个主意再去办,就算不符合老爷的心意,我也不至于承担太大的责任。” 主意已定,贾琏便进内院去见王夫人,陈述道:“昨天老爷看到匿名揭帖后很生气,把贾芹和女尼、女道士们都叫进府里查办。今天老爷没空过问这种不成体统的事,让我来向太太请示,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。所以我来问问太太,这件事该怎么办?” 王夫人听了,十分惊讶,说:“这是怎么回事!要是贾芹做出这种事,那还像咱们家的人吗!不过,那个贴揭帖的人也太可恶了,这些话怎么能随便乱说呢。你到底问过贾芹有没有这回事了吗?” 贾琏说:“刚才也问过了。太太想想,别说他做没做,就算做了,一个人做了坏事,怎么会轻易承认呢?不过我觉得贾芹也不敢做这种事,他知道那些女孩子都是娘娘一时要用的,要是闹出了事,可怎么办呢?依侄儿的想法,要问清楚也不难,可要是问出来了,太太打算怎么处理呢?” 王夫人问:“现在那些女孩子在哪里?” 贾琏说:“都被锁在园子里呢。” 王夫人问:“姑娘们知道这件事吗?” 贾琏说:“大概姑娘们只知道是为宫里做准备,外面没说起别的事情。” 王夫人说:“那就好。这些人一刻也留不得。之前我就想打发她们走,都是你们说留着好,现在不是出事了吗。你就让赖大他们把人带走,仔细问问她们的本家还有没有人,把文书查出来,花上几十两银子,雇条船,派个可靠的人把她们送回本地,把文书一并归还,这样也就落得个无事。要是因为一两个不好,就把她们都押着还俗,那就太造孽了。要是在这里把她们交给官媒,虽然我们不要身价,但官媒把她们卖了赚钱,哪里会顾她们的死活呢。至于贾芹,你就狠狠地说他一顿。以后除了祭祀、办喜事,没事就别让他到这里来,小心撞到老爷气头上,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。再跟帐房说一声,把这一项钱粮的帐销了。再派个人到水月庵,传达老爷的指示:除了上坟烧纸,要是有本家爷们到庵里去,不许接待。要是再传出一点不好的风声,就连老姑子一起撵出去。”
贾琏一一答应下来,出去把王夫人的话告诉赖大,说:“这是太太的主意,让你这么去办。办完了,告诉我,我好去回太太。你赶紧去办吧。等老爷回来,你也按太太的话回禀。” 赖大听了,说:“我们太太真是菩萨心肠。这班人让人送回去。既然是太太的好心,那就得挑个靠得住的人。芹哥儿就交给二爷处置吧。那个贴揭帖的人,奴才想法子查出来,非得狠狠地收拾他不可。” 贾琏点头说:“好。” 立刻就去处置贾芹。赖大也赶忙把女尼们领出去,按照王夫人的主意去办理了。晚上贾政回家,贾琏和赖大向贾政回禀了事情的处理情况。贾政本就是个省事的人,听了之后也就不再追究了。只是那些无赖之徒,听说贾府放出二十四个女孩子,个个都起了心思。但那些女孩子最终能不能回家,还不知道结果,也不好胡乱猜测。
且说紫鹃见黛玉身体渐渐好起来,园子里也没什么事,又听说女尼们是为宫里使唤做准备,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便到贾母那边去打听。正好碰到鸳鸯下来,两人就闲坐着说些闲话,紫鹃提起女尼的事。鸳鸯惊讶地说:“我都没听说,等会儿问问二奶奶就知道了。” 正说着,只见傅试家的两个女人过来给贾母请安,鸳鸯要陪着她们上去。那两个女人因为贾母正在睡午觉,就跟鸳鸯说了一声便回去了。紫鹃问:“这是哪家派来的?” 鸳鸯说:“真讨厌。他们家里有个女孩儿长得还不错,就跟献宝似的,老是在老太太面前夸他家姑娘长得有多好,心地多善良,懂礼貌,说话简洁明了,做活计手艺又巧,还会写会算,对尊长最是孝敬,对下人也很和气。一来就编出这么一大套,常常说给老太太听。我听着都烦死了。这几个老婆子真让人讨厌。偏偏我们老太太就爱听那些话。老太太也就罢了,还有宝玉,平常一见到老婆子就厌烦得很,可偏偏见到他们家的老婆子就不烦。你说奇怪不奇怪!前儿还来说,他们姑娘有好多人家来求亲,他们老爷都不肯答应,一心只想和咱们这种人家结亲才肯。又是夸奖,又是奉承,把老太太的心都说动了。” 紫鹃听了,愣了一下,便假装问道:“要是老太太喜欢,为什么不给宝玉定下来呢?” 鸳鸯正打算说出原因,就听见上面有人说:“老太太醒了。” 鸳鸯赶忙上去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