纣王早就等不及这个 “请” 字了,立刻从内殿走了出来。纣王见到道姑,微微一躬,胡喜媚则打了个稽首还礼。胡喜媚说:“请天子入座。” 纣王便在旁边坐下,两个妖精反而显得比纣王更有主人的架势。
在灯光下,胡喜媚多次微微张开樱桃小口,流露出喜孜孜的一团和气;转动着如双湾活水般的秋波,送出娇滴滴的万种风情。这让纣王心猿意马,难以自持,只急得浑身冒汗。妲己知道纣王欲火难耐,故意起身说要去更衣。她走到纣王面前,说:“陛下在这里陪妹妹,臣妾更衣就回来。” 纣王又重新坐回座位,与胡喜媚面对面传杯饮酒。纣王在灯下,用眼神向胡喜媚传情,胡喜媚则面带微笑。纣王斟酒,双手捧着酒杯递给胡喜媚,胡喜媚接过酒,声音轻柔地说:“有劳陛下。” 纣王趁机轻轻捏了一下胡喜媚的手腕,胡喜媚并未言语,这一下却让纣王的魂魄都快飞出去了。
纣王见此情形,便问:“朕与仙姑到台前赏月如何?” 胡喜媚说:“谨遵陛下旨意。” 纣王又拉着胡喜媚的手走到台前赏月,胡喜媚并未推辞。纣王心中一动,顺势搂住了胡喜媚的香肩,两人在月下相互依偎,显得十分亲密。纣王心中欢喜,便用言语试探胡喜媚:“仙姑为何不放弃这清苦的修行,与令姐一同住在宫中,享受这荣华富贵?抛开这清冷的日子,每天欢娱作乐,岂不快活?人生短暂,何必如此自苦呢?仙姑意下如何?” 胡喜媚只是沉默不语。
纣王见胡喜媚没有强烈拒绝,便伸手抚摸着她的胸膛,胡喜媚半推半就。纣王见状,双手紧紧搂住她,两人在偏殿中亲昵起来。片刻之后,他们才起身整理衣服。这时,妲己恰好走了出来,一眼就看到胡喜媚头发凌乱,气喘吁吁。妲己问:“妹妹怎么这般模样?” 纣王说:“实不相瞒,方才我与喜媚姻缘巧合,仿佛是上天降下的红线。从今以后,你们姐妹二人一同侍奉在朕的左右,朝朝暮暮欢娱享乐,共享无尽的荣华富贵。这也多亏了爱卿举荐喜媚之功,朕心中十分欢喜,定不会忘记。” 随即传旨重新摆宴,三人一同饮酒,直到五更时分,才一同在鹿台之上安寝。有诗为证:
“国破妖氛现,家亡殷主昏;不听君子谏,专纳佞人言。
先爱狐狸女,又宠雉鸡精;比干逢此怪,目下死无存。”
话说纣王纳了胡喜媚之后,宫外的官员并不知晓。自此,纣王整日不理国事,沉溺于后宫的荒淫享乐之中,朝廷内外几乎隔绝,仿佛君门远在万里之外。武成王黄飞虎执掌着大帅的大权,统领着朝歌城内四十八万人马,镇守都城。他虽一心为国,满怀赤诚,却始终无法面见君王进谏忠言。面对这种隔绝的局面,他无可奈何,只能时常长叹。
一日,有战报传来,说东伯侯姜文焕分兵攻打野马岭,意图夺取陈塘关。黄总兵立刻命令鲁雄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把守。
且说纣王自从有了胡喜媚相伴,每日与她缠绵悱恻,朝朝暮暮沉浸在歌舞酒色之中,早已将国家社稷抛诸脑后。这天,纣王与两位妖精正在鹿台上享用早膳,突然,妲己大叫一声,猛地跌倒在地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把纣王吓得冷汗直冒,脸色瞬间变得如土色一般。只见妲己口中喷出鲜血,紧闭双唇不再言语,面皮也渐渐变成了紫色。
纣王惊慌失措地说道:“御妻自从跟随朕这几年,从未得过这种病症,今日怎么会突然患上如此凶险的疾病?” 胡喜媚故意微微点头,叹息着说:“姐姐这是旧疾发作了。” 纣王疑惑地问道:“美人,你怎么知道御妻有这种旧疾?” 胡喜媚上奏道:“昔日在冀州的时候,我们都是未出阁的闺女,姐姐常常有心痛的毛病。冀州有一位名叫张元的医士,他用药十分灵妙。只要有一片玲珑心,煎汤服下,这病立刻就能痊愈。”
纣王听闻,连忙说道:“传旨,宣冀州医士张元进宫。” 胡喜媚却上奏说:“陛下,您这话可就错了。从朝歌到冀州路途遥远,一去一回,少说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。这么长的时间耽误下来,怎么能救得了娘娘?除非在朝歌之地,能找到有玲珑心的人,取出他的一片心,立刻就能救治娘娘。要是找不到,娘娘片刻之间就会性命不保。”
纣王着急地问:“谁有玲珑心,这又有谁知道呢?” 胡喜媚回答道:“妾身曾经拜过师,擅长推算。” 纣王一听,顿时大喜,赶忙命令胡喜媚速速推算。这妖精假装掐指一算,装模作样地算来算去,然后上奏说:“朝歌城中只有一位大臣,身居显要之位,官爵极高,只是恐怕此人舍不得自己的心,不肯出手救援娘娘。” 纣王急切地问道:“到底是谁?快说!” 胡喜媚回答:“只有亚相比干,他有一颗玲珑七窍之心。”
纣王说道:“比干乃是皇叔,与朕同属一宗嫡派,难道他会舍不得一片玲珑心,来救治御妻的沉疴之疾?赶紧发出御札,宣比干进宫。” 于是,差官带着御札,迅速赶往相府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