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大早,鸡刚打鸣,楚庄王就率领大军撤退。斗越椒打探到确切消息后,立刻率领众人追击。楚军一路快速行军,已经过了竟陵,向北而去。斗越椒一天一夜急行二百多里,追到了清河桥。此时,楚军正在桥北做早饭,远远望见追兵赶来,便扔下炊具逃走了。斗越椒下令说:“抓住楚王,才能吃早饭!” 众人在疲惫不堪又饥肠辘辘的情况下,勉强继续前进,终于追上了楚军后队潘尪的军队。潘尪站在车中,对斗越椒说:“你一心想抓住楚王,为什么不快点往前冲?” 斗越椒以为这是好意,便放过潘尪,继续向前疾驰六十里,来到青山,遇到楚将熊负羁,斗越椒问道:“楚王在哪里?” 熊负羁回答:“大王还没到呢。” 斗越椒心中起疑,对熊负羁说:“你要是能帮我盯着楚王,等我得了天下,一定和你平分楚国。” 熊负羁说:“我看你的士兵又饿又累,先吃饱饭,才能打仗啊。” 斗越椒觉得有道理,便停下马车做饭。饭还没煮熟,就看见公子侧和公子婴齐两路楚军杀了过来。斗越椒的军队此时已经无力再战,只能往南逃窜。等他们回到清河桥时,发现桥已经被拆断了。原来,楚庄王亲自带兵,埋伏在桥的左右两侧,就等斗越椒过桥后,便拆断桥梁,断绝他的归路。斗越椒大惊失色,连忙吩咐手下测量河水深浅,打算渡河。这时,只听河对岸一声炮响,楚军在河畔大声喊道:“乐伯在此!逆贼斗越椒,赶快下马受缚!” 斗越椒怒不可遏,命令士兵隔河放箭。
乐伯的军队中有个小校,箭术精湛,名叫养繇基,军中都称他为神箭养叔。他向乐伯请战,希望能与斗越椒比试箭术。于是,养繇基站在河口大声喊道:“河面这么宽,箭怎么能射到对岸?听说令尹擅长射箭,我要和你比比高低。你可以站在桥边,我们各射三箭,生死有命!” 斗越椒问道:“你是什么人?” 养繇基回答:“我是乐将军部下的小将养繇基。” 斗越椒看他没什么名气,便说:“你要和我比箭,得让我先射三箭。” 养繇基说:“别说三箭,就是射一百箭,我又有什么可怕的!躲箭的不算好汉!” 于是,双方约束住后队人马,分别站在桥两边。斗越椒拉弓,先发一箭,恨不得把养繇基连头带脑射下河去。可正所谓 “忙者不会,会者不忙”,养繇基见箭射来,用弓梢轻轻一拨,那箭就掉进了水里。他高声喊道:“快射,快射!” 斗越椒又搭上第二支箭,仔细瞄准后,嗖的一声射了出去。养繇基身子往下一蹲,那支箭从他头顶飞过。斗越椒叫道:“你说不许躲闪,怎么蹲下躲箭?这可不是大丈夫所为!” 养繇基回答:“你还有一箭,我现在不躲,要是这箭射不中,就得让我射了。” 斗越椒心想:“他要是不躲闪,这箭肯定能射中。” 于是,他拿起第三支箭,端端正正地射出去,大喊一声:“着了!” 养繇基两脚稳稳站定,一动不动,箭飞来的时候,他张开大口,竟然把箭头咬住了。斗越椒三箭都没射中,心里已经开始慌张,可大丈夫有言在先,不好失信,便叫道:“那让你也射三箭,要是射不中,还得让我射。” 养繇基笑着说:“要三箭才射中你,那我就是初学者了。我只需一箭,就能要了你的命!” 斗越椒说:“你口气这么大,想必有点本事,随便你射吧。” 他心里想着:“哪能一箭就射中?要是一箭射不中,我就喝止他。” 于是,他壮着胆子,等着养繇基射箭。可谁知道,养繇基的箭百发百中。这时,养繇基拿起箭,喊道:“令尹,看箭!” 他假装拉了拉弓,却没把箭射出去。斗越椒听到弓弦响,以为箭来了,连忙向左一闪。养繇基说:“箭还在我手里,都没上弓呢。咱们说好了,‘躲闪的不算好汉’,你怎么又躲开了?” 斗越椒说:“怕人躲闪的,也不算会射箭!” 养繇基又假装拉响弓弦,斗越椒又往右一闪。就在他闪身的瞬间,养繇基迅速射出一箭,斗越椒没料到箭来得这么快,躲闪不及,这箭直直地贯穿了他的脑袋。可怜斗越椒,做了楚国好几年令尹,如今却死在小将养繇基的一箭之下!髯仙写诗道:“人生知足最为良,令尹贪心又想王;神箭将军聊试技,越椒已在隔桥亡。”
斗越椒的军队又饿又累,看到主将中箭,顿时吓得四散奔逃。楚将公子侧和公子婴齐分路追击,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斗越椒的儿子斗贲皇逃到了晋国,晋侯任用他为大夫,把苗邑封给他,人们称他为苗贲皇。
楚庄王大获全胜,传令班师回朝,凡是被俘虏的人,都在军前斩首。大军高奏凯歌回到郢都,楚庄王下令将斗氏宗族不论大小,全部斩首。只有斗班的儿子,名叫克黄,担任箴尹一职。当时,楚庄王派使者前往齐国和秦国进行外交访问,斗克黄奉命出使齐国。他完成任务返回,走到宋国时,听说了斗越椒叛乱的事情。身边的人说:“不能回楚国了!” 斗克黄却说:“国君就像天一样,天命怎么能抛弃呢?” 他毅然驾车回到郢都,复命完毕后,主动到司寇那里请求囚禁自己,说:“我的祖父子文曾经说过,‘斗越椒有反叛之相,必定会导致家族灭亡。’临终前嘱咐我父亲逃到别的国家。我父亲世代受楚国的恩情,不忍心离开,结果被斗越椒杀害。如今果然应验了祖父的话!我既不幸成为逆臣的族人,又不幸违背了先祖的教诲,今天被处死是我应得的。我怎么敢逃避刑罚呢?” 楚庄王听说后,感叹道:“子文真是神人啊。况且他治理楚国有大功,我怎么忍心断绝他的后代呢?” 于是赦免了斗克黄的罪行,还说:“斗克黄宁死也不逃避刑罚,是忠臣啊。” 楚庄王恢复了他的官职,并给他改名为斗生,意思是他本该被处死却得以存活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