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周进入绛城后,到太庙朝拜,继承了晋侯之位,他就是晋悼公。即位的第二天,晋悼公就当面斥责夷羊五、清沸魋等人迎合国君作恶的罪行,命令左右将他们推出朝门斩首,他们的族人也都被驱逐出境。又把厉公的死归罪于程滑,将他在集市上处以磔刑。这吓得栾书整夜都睡不着觉。第二天,栾书就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,推荐韩厥接替自己的职位。没过多久,栾书因惊恐忧虑而生病去世。
晋悼公早就听说韩厥贤能,于是任命他为中军元帅,接替栾书的位置。韩厥以谢恩为由,私下向晋悼公上奏说:“我们这些人都仰仗先世的功劳,才能侍奉在国君左右。然而,先世的功劳中,没有比赵氏更大的。赵衰辅佐文公,赵盾辅佐襄公,都能忠心耿耿,为晋国树立威望,成就霸业。不幸的是,灵公失德,宠信奸臣屠岸贾,屠岸贾企图谋杀赵盾,赵盾被迫出逃才幸免于难。后来灵公遭遇兵变,在桃园被弑杀。景公即位后,又宠信屠岸贾。屠岸贾见赵盾已死,就假称赵氏谋反,追究他们的罪责,将赵氏宗族灭绝,臣民们都很愤怒,至今愤愤不平。幸好赵氏还有遗孤赵武在世,主公如今赏功罚罪,大力整治晋国朝政,既然已经惩处了夷羊五等人,难道不应该追录赵氏的功劳吗?” 晋悼公问:“这件事我也听先人说起过,现在赵氏的后人在哪里呢?” 韩厥回答说:“当时屠岸贾急于搜捕赵氏孤儿,赵盾的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,公孙杵臼假装抱着赵氏孤儿,甘愿被诛杀,以此来保护赵武;程婴则将赵武藏在盂山,至今已经十五年了。” 晋悼公说:“你可以为我把他召来。” 韩厥上奏说:“屠岸贾还在朝中,主公必须秘密行事。” 晋悼公说:“我知道了。”
韩厥告辞出宫门后,亲自驾车前往盂山迎接赵武。程婴为他驾车,当初他们从旧绛城离开,如今又从新绛城进入,城郭已经面目全非,让人感慨不已。韩厥带着赵武进入内宫,朝见晋悼公。晋悼公把赵武藏在宫中,对外诈称自己生病。第二天,韩厥率领百官入宫探问病情,屠岸贾也在其中。晋悼公说:“你们知道我的病是怎么回事吗?就是因为功劳簿上有一件事没弄清楚,所以心里不痛快!” 各位大夫纷纷叩头问道:“不知道功劳簿上哪件事不清楚呢?” 晋悼公说:“赵衰、赵盾,两代人都为国家立下大功,怎么忍心断绝他们的宗族祭祀呢?” 众人齐声回答说:“赵氏被灭族,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,如今主公虽然追念他们的功劳,但已经没有人可以立为赵氏的后人了。” 晋悼公随即叫赵武出来,让他一一拜见各位将领。将领们问:“这位小郎君是谁?” 韩厥说:“他就是赵氏孤儿赵武。之前被诛杀的所谓赵孤,其实是门客程婴的儿子。” 屠岸贾此时吓得魂不附体,像喝醉了一样,趴在地上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晋悼公说:“这件事都是屠岸贾干的,今天要是不族灭屠岸贾,怎么能告慰赵氏冤魂于地下呢?” 他喝令左右:“把屠岸贾绑出去斩首!” 随即命令韩厥和赵武率领军队包围屠岸贾的府邸,将其全家无论老少全部杀死。赵武砍下屠岸贾的首级,到赵朔的墓前祭祀。国人无不拍手称快。潜渊为此写了一首咏史诗:“岸贾当时灭赵氏,今朝赵氏灭屠家;只争十五年前后,怨怨仇仇报不差!”
晋悼公诛杀屠岸贾后,就在朝堂上召见赵武,为他举行加冠礼,并任命他为司寇,接替屠岸贾的职位。以前赵氏的田禄,也全部归还给赵武。晋悼公又听说程婴的义举,想任命他为军正。程婴说:“当初我没有死,是因为赵氏孤儿还没有立起来。现在赵氏已经恢复官职,报了仇,我怎么能贪图富贵,让公孙杵臼独自死去呢?我要到地下向公孙杵臼汇报了。” 说完就自刎而死。赵武抚摸着程婴的尸体痛哭,向晋侯请求,用厚礼殡殓程婴,将他和公孙杵臼一起安葬在云中山,称为 “二义” 冢。赵武为程婴服齐衰三年,以报答他的恩德。有诗为证:“阴谷深藏十五年,裤中儿报祖宗冤;程婴杵臼称双义,一死何须问后先?”
再说晋悼公立了赵武之后,就把赵胜从宋国召回,又把邯郸封给他。晋悼公还大力整顿群臣的职位,尊重贤能的人,任用有才能的人。他追录以前的功劳,赦免小的罪过,百官各司其职,人才济济。这里说几个有名的官员:韩厥担任中军元帅,士匄为副手;荀罃为上军元帅,荀偃为副手;栾黶为下军元帅,士鲂为副手;赵武为新军元帅,魏相为副手;祁奚为中军尉,羊舌职为副手;魏绛为中军司马;张老为候奄;韩无忌掌管公族大夫;士渥浊为太傅;贾辛为司空;栾纠为亲军戎御;荀宾为车右将军;程郑为赞仆;铎遏寇为舆尉;籍偃为舆司马。百官任命完毕后,晋悼公大力整治国家政事:免除拖欠的赋税,减轻百姓的负担,救济贫困的人,减少劳役,振兴荒废的事业,起用被埋没的人才,抚恤鳏夫寡妇,百姓们都非常高兴。宋国、鲁国等国听说后,纷纷前来朝拜。只有郑成公因为楚王为了他被射伤了眼睛,对楚王感恩于心,不肯侍奉晋国。
楚共王听说晋厉公被弑杀,喜形于色,正想着要为楚国复仇。可又听说晋国新君即位后,赏善罚恶,任用贤能,治理国家,朝廷清正廉洁,内外人心归附,晋国的霸业即将复兴,不禁由喜转忧。他立即召集群臣商议,想要扰乱中原局势,让晋国不能成就霸业。令尹婴齐对此束手无策。公子壬夫进言说:“中原各国中,宋国爵位尊贵,国家强大,而且它地处晋国和吴国之间。如今想要扰乱晋国的霸业,必须从宋国开始。现在宋国的大夫鱼石、向为人、鳞朱、向带、鱼府五人,与右师华元不和,目前逃亡在楚国。如果给他们提供兵力,让他们去攻打宋国,夺取宋国的城邑后,就封给他们,这是以敌攻敌的计策。晋国要是不救援宋国,就会失去诸侯的拥护;要是救援宋国,就一定会攻打鱼石等人,我们可以坐观成败,这也是一条计策。” 楚共王采纳了他的计谋。随即任命公子壬夫为大将,让鱼石等人担任向导,率领大军讨伐宋国。不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