蔺相如回国后,赵王认为他很贤能,封他为上大夫。后来,秦国终究没有把城给赵国,赵国也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。秦王心里始终对赵国耿耿于怀,又派使者邀请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相会,共结友好。赵王说:“秦国曾经在会盟中欺骗楚怀王,把他囚禁在咸阳,直到现在,楚国人还为此伤心不已。如今又来邀请我去会盟,会不会也像对待楚怀王那样对我呢?” 廉颇和蔺相如商议后说:“大王要是不去,就显得赵国软弱。” 于是,他们一同上奏说:“臣蔺相如愿意保驾前往。臣廉颇愿意辅佐太子留守国内。” 赵王高兴地说:“蔺相如连和氏璧都能完好带回,何况是保护寡人呢?” 平原君赵胜上奏说:“从前宋襄公乘坐普通车辆去赴会,被楚国劫持。鲁君与齐国在夹谷相会时,配备了左右司马随行。如今虽然有蔺相如保驾,但还是请精选五千精锐士兵跟随,以防万一。再安排大军,在离渑池三十里的地方驻扎,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。” 赵王问:“这五千精锐士兵,让谁来做将领呢?” 赵胜回答说:“我知道有个田部吏叫李牧,他是真正的将才。” 赵王问: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 赵胜说:“李牧担任田部吏时,负责收取租税,我家的租税过期未交,李牧依法处置,杀了我家九个管事的人。我很生气,责备他,李牧却对我说:‘国家所依靠的是法律。如今要是纵容您家不奉公守法,那么法律就会被削弱,法律削弱了,国家就会衰弱,诸侯就会发兵来犯,赵国都保不住了,您又怎么能保住自己的家呢?以您的尊贵地位,要是能奉公守法,法律得以确立,国家就会强大,您也能长久地保住富贵,这不是很好吗?’他有这样非凡的见识和考虑,所以我知道他可以担任将领。” 赵王于是任命李牧为中军大夫,让他率领五千精兵随行护卫。平原君则率领大军跟在后面。廉颇把赵王送到边境上,对赵王说:“大王前往如虎狼般的秦国,事情实在难以预料!如今我和大王约定:估算来回的路程,加上会盟的礼仪结束,最多不超过三十天。如果超过三十天您还没回来,我就请依照楚国的先例,立太子为王,以断绝秦国的念想。” 赵王答应了。于是,赵王一行人到达渑池,秦王也到了,双方各自住进馆驿。
到了约定的日子,秦、赵两国国君按照礼仪相见,摆下酒宴,表面上气氛融洽。酒喝到半醉时,秦王说道:“寡人私下听闻赵王擅长音乐,我这里有一把宝瑟,请赵王弹奏一曲吧。” 赵王顿时涨红了脸,但又不敢推辞。秦国的侍从将宝瑟放到赵王面前,赵王弹奏了一曲《湘灵》,秦王不停地称赞。弹奏结束后,秦王说:“寡人听说赵国的始祖烈侯喜好音乐,君王您真是传承了家族的才艺啊。” 随后,秦王回头示意左右,召唤御史,让他记录下这件事。秦国的御史拿起笔和竹简,写道:“某年某月某日,秦王与赵王在渑池相会,秦王命赵王弹奏瑟。”
蔺相如见状,立刻上前说道:“赵王听闻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,我恭敬地献上盆缶,请秦王敲击,以此相互娱乐。” 秦王一听,顿时变了脸色,十分生气,没有回应。蔺相如随即拿起盛酒的瓦器,跪在秦王面前请求,秦王还是不肯敲击。蔺相如说:“大王是仗着秦国强大吗?如今在这五步之内,我蔺相如的颈血就能溅到大王身上!” 秦王身边的侍从喊道:“蔺相如无礼!” 想要上前抓住他。蔺相如瞪大双眼,大声呵斥,怒发冲冠,侍从们吓得惊恐万分,不自觉地倒退了好几步。秦王心里虽然不高兴,但忌惮蔺相如的强硬,只好勉强敲击了一下盆缶。蔺相如这才起身,召唤赵国的御史,也在竹简上写道:“某年某月某日,赵王与秦王在渑池相会,赵王命秦王敲击盆缶。”
秦国的大臣们心中愤愤不平,在宴席上站出来,对赵王说:“今日赵王前来赴会,希望赵王割让十五座城池,为秦王祝寿!” 蔺相如也立刻对秦王说:“礼尚往来,赵国既然进献十五座城池给秦国,秦国也不能不回报。我们也希望秦国能把咸阳献给赵王,为赵王祝寿!” 秦王赶忙说道:“我们两国国君友好相会,诸位不必多言。” 于是,秦王让左右侍从继续进酒,大家表面上尽情欢乐,宴会这才结束。
秦国的客卿胡伤等人私下劝说秦王,要拘留赵王和蔺相如。秦王却说道:“探子来报,赵国防备十分严密。万一事情不成,定会被天下人耻笑。” 于是,秦王越发敬重赵王,与赵王相约结为兄弟,承诺永不侵犯赵国。秦王还让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,到赵国去做人质。大臣们纷纷说道:“两国约定友好就足够了,何必送质子呢?” 秦王笑着解释道:“赵国如今正强大,不可图谋。不送质子,赵国就不会信任我们。赵国信任我们,两国的友好关系才会稳固,这样我才能专心对付韩国。” 大臣们听后,都心服口服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