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由靡依旧斗志昂扬,他向国君进言:“主公,此次我们不能再放过狄人!上次我们心慈手软,才让他们有机会卷土重来。如今应集中兵力,主动出击,打他们个措手不及,方能彻底解决后患。”然而,也有老臣忧心忡忡地劝阻:“狄人擅长骑射,机动性强,野外作战对我们不利。坚守城池,以逸待劳,才是稳妥之策。”
国君沉思良久,将目光投向里克:“里克将军,你久经沙场,依你之见呢?”里克向前一步,拱手说道:“主公,臣以为可分兵两路。一路由梁由靡将军率领精锐部队,在狄人进军途中设下埋伏,挫其锐气;另一路由臣率领,坚守边境重镇,以防狄人迂回包抄。如此,进退有据,或可破敌。”国君微微点头,觉得此计可行,当即下令依计行事。
梁由靡领命后,迅速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,趁着夜色悄悄潜入狄人必经之路的山谷两侧,设下重重埋伏。烈日高悬,山谷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,士兵们屏气敛息,静静地等待着狄人的到来。不多时,狄人的骑兵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山谷,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。梁由靡紧握着手中的长枪,目光如炬,待狄人全部进入包围圈后,他猛地一挥手中令旗。刹那间,山谷两侧的伏兵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来,喊杀声回荡在山谷之间。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,阵脚大乱。
与此同时,里克在边境重镇也做好了防御准备。他命士兵们加固城墙,准备好充足的箭矢、滚石。狄人在遭受伏击后,恼羞成怒,转而全力攻打里克防守的城池。城墙上,晋军士兵们严阵以待,狄人一次次发起冲锋,都被晋军的强弓硬弩和滚石击退。战场上硝烟弥漫,鲜血染红了土地,双方陷入了激烈的僵持。
面对眼前发生这一件件无比生动的事情,身为亲身经历者之一现代人的王嘉,在暗中一览全局之后,也不由得发出感慨,随后在沉思片刻之后,便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与反思,以及与之相关的启示思考。
“身处这风云变幻的时代,我看到了人性、战略与历史的交织。从诸侯会盟安定王室一事,能看出秩序的重要性。”
“即便周王室衰微,可它仍是维系天下秩序的纽带,诸侯们尊崇王室,实则是在维护一种规则,这就像现代社会的法律与道德准则,虽无形却有力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。在企业中,规章制度就是这样的存在,能让各方有序运转。”
“晋军与狄人的冲突,更像是一场战略与人性的博弈。里克不追击狄人,是战略上的节制,懂得见好就收,避免过度消耗自身实力。可狄人却因报复心再次进犯,这报复心理在古今都如出一辙,在现代人际关系中,也常有人因一时之气,陷入无休止的矛盾,最后两败俱伤。”
“再看晋国君臣商议御敌之策,这就像现代团队的头脑风暴。不同的观点碰撞,最终形成了分兵策略,兼顾了进攻与防守。这启示我们,在团队合作中,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,集思广益,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。”
“战场上的伏击与坚守,也让我明白,无论是做事还是追求目标,都要因地制宜、灵活应变,同时也要有坚守的勇气和决心。”
“这古老的纷争,处处藏着能照亮现代生活的智慧之光啊!”
此番话语一出,只见王嘉顿时便感慨万千,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山川河流,还有碧草蓝天。
此时此刻,他的内心,又会有一种什么别样的感觉呢?
紧接着,在这之后不久…
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转移…
秋日的阳光带着丝丝凉意,洒落在鲁国的太庙前。此时,一场大祭正在举行,而人们将哀姜的神主放入太庙这一行为,却引发了轩然大波,因为这是不合乎礼仪规范的。在当时的礼制中,对于夫人神主入太庙有着严格的规定:一位夫人,必须在自己的寝宫安详离世,离世后棺木需停放于祖庙,接受众人的缅怀与哀悼;同时,还要向同盟国发送讣告,告知其离世的消息,以表尊重;在祭祀祖姑的仪式中,也必须有过陪祀的经历,如此种种条件都满足之后,才具备将神主放进太庙的资格。而哀姜,显然没有达到这些要求,她的一生充满波折,最终也未能以符合礼制的方式走完人生,如今却将她的神主贸然放入太庙,这无疑是对传统礼制的公然挑战,也让许多恪守礼仪的人感到痛心与无奈。
随着寒冬的来临,周朝的使者风尘仆仆地赶来,带来了惠王的丧事消息。然而,这个消息来得实在太晚,众人皆感疑惑。细问之下才知,原来周王室内部发生了祸难,局势动荡不安,各方势力纷争不断,使得报丧一事被耽搁。在那段混乱的日子里,周王室自顾不暇,根本无暇顾及向诸侯通报惠王的丧事。如今使者赶来,虽带来了迟到的噩耗,但也让诸侯们对周王室的未来充满了担忧,这一场祸难,不知又会给天下局势带来怎样的变数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