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母亲的干儿子张深松讲,蔡德财、蔡三志父子去永久买豆皮子那回,可闹出了不小的笑话。本以为这父子俩能长点记性,谁能想到,蔡三志接下来干的事儿,更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在咱们这儿,乡间小道上时不时流传着偷牛贼的故事。这些偷牛贼,个个像狡猾的狐狸,专挑夜深人静的时候下手。四周漆黑一片,月亮也悄悄躲进云层,他们就蹑手蹑脚地靠近牛棚,动作敏捷得像一阵风,牵着牛就消失在夜色里,神不知鬼不觉的装上车。还有些更奸诈的,不走寻常路,不搞偷偷摸摸那一套,反而装成正儿八经的卖主,专门坑骗那些贪心又粗心的人,蔡三志就不幸栽在了这种人手里。
那天,日头高高挂在天上,晒得地面发烫。蔡三志在集市上晃悠,心里正琢磨着买头牛回去,家里的农活重,有头牛帮忙,能轻松不少。正想着,一个陌生人满脸堆笑,像条滑溜溜的泥鳅似的凑了上来。
“兄弟,看你一直在这瞅牛,是想买牛吧?”陌生人的声音又尖又细,像根针。
蔡三志抬眼打量他,点了点头:“是啊,你有啥好介绍的?”
“那你可算问对人了!”陌生人一拍大腿,“我正着急搬家呢,家里有头好牛,就想便宜处理了,你有没有兴趣?”
蔡三志一听,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便宜?哪有这等好事?可又一想,万一真是急着出手呢?他按捺不住心里的那点贪念,赶忙问:“真的?价格能有多便宜?”
骗子眼睛一转,像只狡猾的老鼠,开始天花乱坠地吹嘘起来:“我这牛,可壮实了!你看那身板,宽得像小山,耕地拉车,样样是把好手。要不是急着走,我可舍不得贱卖。”
蔡三志被说得心动不已,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牛在自家田里干活的场景,忙不迭地让骗子带他去看牛。两人七拐八拐,来到一户人家大门口。蔡三志一眼就看到院子里的牛,毛色发亮,体格健壮,心里十分满意。
骗子瞅准时机,开了个低得离谱的价格。蔡三志一听,差点没笑出声,觉得自己可捡了个大便宜,这价格,简直跟白送差不多。他想都没想,当即就把钱付了,生怕对方反悔。
骗子收了钱,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,指了指院子说:“你去进院牵牛吧,这牛以后就是你的了。”
蔡三志兴高采烈地走进院子,哼着小曲,解开牛绳就要往外牵。这时,房主人听到动静,从屋里冲了出来,大声喝道:“你干啥呢?这牛是我家的!”
蔡三志一下子愣住了,手里的牛绳差点掉在地上,他结结巴巴地说:“啥?这牛不是他要卖给我的吗?”说着,他回头去找那个骗子,哪还有人啊,早就跑得没影了。蔡三志这才恍然大悟,自己被骗了,心里那叫一个窝火,像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。
蔡三志气呼呼地回了家,一进屋就把自己扔在床上,越想越不甘心,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白白损失了一笔钱。这口气,他实在咽不下去。于是,一个歪念头在他心里生根发芽,他瞅准机会,偷了一头牛,想着牵到常盛乡集市上去卖,把之前被骗的钱赚回来。他心里打着如意算盘,觉得只要动作快点,肯定能神不知鬼不觉。
到了集市上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蔡三志扯着嗓子叫卖:“卖牛啦,卖牛啦,便宜卖啦!”他一边喊,一边紧张地四处张望,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,怦怦直跳。
突然,一声大喊打破了喧闹:“就是他,偷了我家的牛!”蔡三志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扭头一看,牛主人正气冲冲地追过来,那架势,像要把他生吞了。蔡三志哪敢停留,扔下老牛撒腿就跑。他跑得气喘吁吁,脚步慌乱,鞋子都差点跑掉。
回到家后,蔡三志累得瘫倒在地上,像一滩烂泥。他爹蔡德财知道了这件事,气得吹胡子瞪眼,拿起扫帚就要打他:“你个败家子,被骗了还去偷牛,你咋这么糊涂呢!”
蔡三志一边躲一边嘟囔:“我这不是想把钱赚回来嘛。”
蔡德财气得直跺脚:“你这是犯法的事儿,要是被抓住了,可咋办?咱庄稼人,再穷也得守本分!”
蔡三志低着头,不敢吭声。他心里也知道自己错了,可事已至此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从那以后,蔡三志总算是长了点教训,明白了天上不会掉馅饼,贪心只会让自己吃大亏,做人啊,还是得踏踏实实的。
黄倍起的大儿子黄亚龙在天津当门卫那阵子,就没把心思放在正事儿上。平日里看着进出的车辆和人员,心里却总琢磨着些歪门邪道。终于有一天,他没忍住,干起了监守自盗的勾当,结果东窗事发,被抓了个现行。在里头待了些日子后,他灰溜溜地和老婆回了老家。本以为这次的教训能让他改邪归正,安安分分地过日子,可他骨子里那股不安分的劲儿,就像野草一样,怎么也除不掉。
这年冬天,冷得格外厉害。村子里的沟子水面早早结了一层厚厚的冰,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,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着寒光。夜幕一降临,家家户户就早早关上了门,把寒冷挡在门外。偶尔有几声狗吠,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,更衬出乡村冬夜的冷清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