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前的周末,阳光难得穿透云层,给初中部的操场镀上一层金边。林小羽蹲着 “青春成长营” 的签到台后,用荧光笔在红色横幅上补写 “接纳自己,温暖同行” 八个字,笔尖划过布料的沙沙声里,混着远处陈雨欣调试画架的叮当声。她的校服外套搭在椅背上,向日葵发卡别在领口,随着俯身的动作轻轻晃动,在横幅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撒了一把金色的种子。
“小羽!道具组的棉花到了!” 李诗涵抱着一大袋白色棉花跑过来,紫色发带在风中飘成小旗子,“王浩说要做‘情绪云朵’,把烦恼写在棉花上然后放飞,这个主意是不是超棒?” 陈雨欣已经在操场中央支起巨大的画板,正在画 “成长迷宫” 示意图:迷宫入口写着 “青春期烦恼”,出口标着 “接纳与成长”,岔路上分别画着 “学业压力”“身体变化”“亲子误解” 等卡通图标,每个图标旁都留着空白对话框,等待参与者填写答案。
王浩和孟晓冉正往气球上印 logo,蓝色气球上印着黄色的向日葵,红色气球上写着 “你的感受很重要”。“刚才德育处老师来说,有家长担心我们耽误学习,” 王浩把印好的气球串起来,声音比刚加入时沉稳了许多,“我跟老师保证,成长营会结合学习减压技巧,家长才放心让学生参加。” 孟晓冉翻开笔记本,上面记着昨晚整理的案例:“有个初二女生说,妈妈总拿她的成绩和表姐比,她现在看到试卷就恶心,我们得专门设计‘亲子成绩观’的讨论环节。”
小羽从签到台抽屉里拿出一摞彩色手环,分发给团队成员:“蓝色给工作人员,黄色给学生,红色给家长,这样分组活动时方便辨认。” 手环内侧印着不同的标语,学生款是 “我很棒,慢慢来”,家长款是 “倾听比说教更重要”。她特意留了三个向日葵图案的手环,放在签到台最显眼的位置 —— 那是给苏晴老师、自己妈妈和王浩妈妈准备的,她们今天会作为特邀嘉宾参加 “亲子对话” 环节。
上午九点,家长和学生陆续到场。最先来的是初二(1)班的周萌和她妈妈,周萌低着头揪着校服袖口,校服上沾着墨水渍,妈妈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,眉头拧成疙瘩。“阿姨好,周萌好,” 小羽递上黄色和红色手环,笑容温和,“这边有‘烦恼收集箱’,可以把想解决的问题写下来投入哦。” 周萌妈妈勉强笑了笑:“其实就是想来看看,你们能讲出什么比课本还重要的东西。”
李诗涵立刻拉着周萌去 “情绪云朵” 区:“来试试这个!把烦恼写在棉花上,等会儿我们一起放飞!” 陈雨欣则给周萌妈妈递上一杯热姜茶:“您看画板上的迷宫,很多家长都觉得‘成绩好’是唯一出口,其实成长还有很多条路。” 王浩搬来两把椅子,轻声说:“我爸爸以前也总说‘男孩子要争第一’,后来我跟他说‘我更想做个会帮人的人’,他现在会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。”
成长营正式开始时,操场上已经聚集了五十多个家庭。小羽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,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 “青春小卫士” 的成长纪录片:从小学的 “晴雨信箱” 到初中的广播室,从社区讲座的笔记本到线上答疑的聊天记录,画面最后定格在苏晴老师的寄语:“成长不是赛跑,而是花期各异的绽放。” 风吹动她的短发,发间的向日葵发卡反射着阳光,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,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:“今天我们不谈分数,只聊成长 —— 每个身体的变化都值得骄傲,每种情绪的波动都值得被看见。”
第一个环节 “身体密码” 由陈雨欣主持。她展开巨大的人体插画,用磁贴标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:“女生的胸部发育、男生的喉结突出,就像苹果从青到红的过程,没有对错,只有早晚。” 她请上来的志愿者是周萌,小姑娘一开始紧张得手心冒汗,在陈雨欣的鼓励下指着插画说:“我总觉得自己胖,不敢穿紧身校服,其实…… 其实我也喜欢跑步,只是怕别人笑我肉晃。” 话音刚落,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,有个女生站起来说:“我也是!但今天我穿了最喜欢的运动服!”
“情绪云朵” 环节成了全场的高潮。家长和学生们把烦恼写在棉花上,系在气球上放飞:“妈妈总说‘别胡思乱想’”“我怕变声后同学笑我声音难听”“儿子成绩下滑,是不是青春期影响的”…… 五颜六色的气球带着棉花飞向天空,像一群承载着心事的鸟儿。李诗涵举着相机抓拍这一幕,镜头里有位妈妈正帮女儿擦掉脸上的眼泪,女儿则在给妈妈的棉花上写 “其实我知道你爱我”。小羽看着飞远的气球,想起五年级时把烦恼写在日记本里的自己,那时的她一定想不到,有一天能和这么多人一起放飞心事。
午餐时间安排在食堂,每张餐桌都摆着 “亲子对话卡”,上面印着 “你最想对孩子说但没说出口的话”“你最希望父母了解的事” 等问题。小羽和妈妈张芳坐在一桌,妈妈正给她夹糖醋排骨,轻声说:“今天有个家长问我‘怎么平衡学业和身体关注’,我想起你五年级时总躲着吃午饭,其实那时候我就该多问问你。” 小羽夹起一块排骨给妈妈:“现在也不晚呀,就像我们教家长的‘从现在开始永远不晚’。” 邻桌传来王浩和他爸爸的笑声,王浩正在给爸爸讲变声期的注意事项,爸爸听得认真,时不时点头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