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薏仁一手扛着一个醉鬼走在大街上。
刚才众人在酒楼聚会,大部分人都是报童和记者姐姐,众人都说喝茶就好。
可偏就有两个显眼包,一个吴贤中,一个金魏,号称是读书人,是和佚名诗句里把酒问青天一样的人物,千杯不醉,硬要喝酒。
结果就成了现在的样子,一个个走路都走不稳。
嘴里还嘟囔着再来一杯。
除了吴薏仁,在场的就只有女子和小孩,孙柳儿不知应该划分在什么人群里。
天色已晚,为了以防危险,吴薏仁让众人结伴回家,自己则去送两个醉鬼。
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,吴薏仁扶着两人,把两人送回家。
好在俩人都是穷鬼,家住的都在一条街上,也不用走多远。
送完两人,吴薏仁往茶馆走着,明月高高挂在天上。
“也不知道,明天会是怎么样。”
……
复归殿,郑浩专心致志看着眼前的和泉时报。
其中有关美食啊,笑话啊,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文章他没多看。
他着重看的是南门的乱象,工部侍郎女儿,以及独裁思想这三篇文章。
郑浩让暗卫盯着吴薏仁的本意是想因为吴家村一事补偿吴薏仁。
可没想到,这还没过多久呢,这小子就搞出这么一个东西。
郑浩越看越是捏紧了拳头。
“小祥子,传旨下去,京城治安官楚文办事不力,玩忽职守,致使京城南门附近混乱不堪,现令楚文在十天内整改,且罚俸一年以儆效尤,十天后,朕要亲自听他汇报南门治理的情况。”
“是。”
“传工部侍郎上殿。”
“是。”
半晌后,气喘吁吁的工部侍郎赶到了皇宫,手里还拿着一份和泉日报。
今日里他心情本来还不错,那个卖花的小子在被他威胁一通后,没敢再来找自己闺女,礼部侍郎家的聘书也送来了,今后两家强强联手,可谓双赢。
回到家,工部侍郎喜气洋洋,忍不住哼起了小曲。
可这时,自家夫人给自己送来了一份叫报纸的东西。
上面详细写着自己这几天发生的事,且字里行间都在隐隐骂自己。
工部侍郎顿时气得火冒三丈,胡子都快飞起来了。
这时,宫里传来了消息,让自己进宫一趟,工部侍郎心瞬间凉了半截。
莫不是陛下也看到了这篇文章。
慌忙穿上刚换下的衣服,马不停蹄就往宫里赶。
好在罗册街离着皇宫近,一炷香的功夫,工部侍郎就站在了复归殿。
“臣工部侍郎陶江见过陛下。”陶江下跪叩首道。
朝中官员除了重大场合是不用行跪拜礼的,行鞠躬礼就可。
可陶江心里没底啊,不知道陛下对此事的态度如何,总之,先把姿态放低总归没错。
“陶江啊,你是启鸿二年中的进士,入朝为官的吧。”郑浩淡淡开口。
“是。多谢陛下赏识。”陶江回答。
“那你是猪脑子吗?做了十多年的官了,还能让家里出这种事!”郑浩拍着桌子怒道。
陶江心头一颤“天要亡我,前些日子被砍了的两个官员他还记得,其中那个常州知府进京述职时,还和他一起喝过酒呢。”
结果现在,那个常州知府已经在奈何桥喝孟婆汤了吧。
陶江赶忙认错“陛下,我错了陛下。”
虽然陶江不清楚陛下哪来的这么大火,自己家的家事,虽然现在人尽皆知了,但也不关陛下的事吧,难道陛下想对我党动手,拿我做一个引子,陶江脑补到。
“你说说,你错在哪了?”郑浩问。
陶江想说,自己错在没管好家里的下人,什么事都往外说,家丑不可外扬不知道吗?
但陛下想听的一定不是这个答案,那是什么呢?陛下为什么生气呢?
看陶江支支吾吾说不出话,郑浩更生气了。
“你说不出来,朕替你说。”
“你是什么身份?朝中大员,你女儿的相好是什么身份?卖花郎。”
“这件事表面上是你觉得门不当户不对,不让女儿嫁给卖花郎。”
“可往深了想呢?你让广大的百姓怎么想?这是挑起人民和官员的对立。”
“让百姓认为官员心里没有人民,朝廷心里没有人民,朝廷和官员自始至终就看不上人民!”
听着皇帝的话,陶江才恍然大悟,冷汗直流,这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事,自己这是挑起了阶级矛盾!
好在眼下还有机会弥补,那个卖花郎还在京城,还好常州知府被处死,户部侍郎被革职,自己看形势不对收敛了脾气,不然搁以前,自己早就找人弄死那个卖花郎了。
感谢你们三位,你们三位走好。
陶江连忙道:“陛下,我明白了,我这就去找那个卖花郎,把小女许配给他。”
看陶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,郑浩怒火也渐渐平息,这陶江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,平日里的工作也无可挑剔,郑浩真不想因为这事废了他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