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,皇城,政事堂。
翌日清晨,天光未亮透,八岁的太子陈旭已然穿戴整齐。他身着特制的杏黄色小龙袍,头戴翼善冠,虽然身形尚显稚嫩,但眉宇间已有一股不同于寻常孩童的沉静与气度。在贴身太监魏安的随侍下,他迈着尽量沉稳的步子,走进了父皇平日处理军国大事的政事堂。
内阁首辅徐文、次辅李纲以及其他几位阁臣早已在此办公,见到太子进来,纷纷停下手中事务,起身离座,整齐地躬身行礼:“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千岁!”
陈旭学着记忆中父皇的样子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威严一些,他抬起小手虚扶了一下:“诸位阁老不必多礼,照常处理政务即可。父皇命本宫监国,本宫今日起便在此学习观政,诸位无需顾忌。”他走到那张属于皇帝的宽大御案旁,在特意为他准备的稍小一号的椅子上坐下,腰背挺得笔直。
李纲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,口中称是,但心底并未将这八岁的孩童太当回事。只当是陛下为了让太子增长见识,安排的一场“过场”仪式。他们行礼后,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,继续埋头于堆积如山的奏章文书之中,时而低声交谈几句,完全将坐在上首的太子当成了空气。
陈旭一开始还正襟危坐,努力维持着太子的威仪。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几位阁老忙碌,期待着他们能将重要的政务呈报给自己批阅或询问意见。然而,时间一点点过去,殿内只有纸张翻动和偶尔的低声议论,一个时辰过去了,竟无一人主动与他说话,更无人将任何一份奏折送到他面前。
陈旭的小脸上,那刻意维持的平静渐渐有些挂不住了。他微微侧头,看向侍立在身侧,同样有些无所适从的魏安,压低声音,带着明显的不满问道:“魏安,阁老们是怎么回事?为何还不将需要处理的奏折拿给本宫看?你去问问!”
魏安脸上露出为难之色,但在太子催促的目光下,只得硬着头皮,躬着身子,小心翼翼地挪步到几位阁老办公的区域。他对着首辅徐文和次辅李纲等人行了个礼,声音细若蚊蝇:“几位阁老……太子殿下命小人来问……今日的奏折,可否呈送殿下御览?”
李纲正拿着一份关于漕运的奏报与徐文商议,闻言抬起头,眉头立刻皱了起来,脸上显出不悦之色,他放下手中的文书,语气带着责备:“魏总管,太子殿下年幼,正是读书学习的年纪,国家大事,千头万绪,岂能如同儿戏般随意翻看?殿下观政学习即可,具体政务,自有我等处理。”
魏安被说得头更低了,嗫嚅道:“李阁老……这……这是殿下的意思……”
徐文见状,轻轻拉了拉李纲的衣袖,示意他稍安勿躁。李纲深吸一口气,强压下心头的不快,毕竟君臣名分在此,他挥了挥手,对魏安道:“罢了,你且回去禀报殿下,稍后便挑选一些……送过去。”
魏安如蒙大赦,连忙退了出去。
不多时,一名黄门郎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,上面放着寥寥几份奏折。他走到太子案前,躬身道:“太子殿下,今日需批阅的奏折在此,请殿下过目。”
陈旭眼中闪过一丝期待,立刻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,快速翻开。,只看了一眼,他的小眉头就皱了起来。他又拿起第二份,第三份……越看,他脸上的神色越是难看。
这些奏折,内容无非是弹劾某地知县行为不检、参奏某位低阶武官克扣军饷、汇报某个府城修缮城墙的进度……全是些无关痛痒、鸡毛蒜皮的琐事,关乎国计民生的军务、财政、人事任免等重要奏章,一份也无!
陈旭虽然年幼,但天资聪颖,加之陈东平日的刻意教导,对朝政并非一无所知。他立刻明白了,这是几位阁老根本没把他这个监国太子放在眼里,拿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来敷衍、糊弄他!
一股被轻视的怒火“噌”地窜上心头。他猛地将手中的奏折摔在案上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响,惊得殿内所有人都抬头望来。陈旭霍然起身,小脸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,他一把推开椅子,带着一脸惶恐的魏安,几步就冲到了李纲等人的办公区域。
“李阁老!”陈旭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清亮,却因愤怒而显得有些尖锐,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拿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来敷衍本宫?你是把本宫当成三岁小孩子来糊弄吗?!”
他伸手指着李纲,虽然身高才到李纲的腰部,但气势却丝毫不弱:“别忘了,本宫是奉父皇圣旨监国!你若再敢如此欺瞒敷衍,信不信本宫现在就能免了你的内阁次辅之职!”
李纲被一个八岁孩童如此当面斥责,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,他梗着脖子,还想辩解:“殿下息怒!臣……臣也是一片苦心,是怕殿下年纪尚幼,经验不足,万一处置不当,耽误了国家大事,臣等万死难辞其咎……”
“经验不足可以学!但你们隐瞒不报,就是欺君!”陈旭毫不退让,目光炯炯地逼视着李纲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