蓟州城外的旷野上,联军营帐连绵数十里,炊烟与杀气交织成一片压抑的阴霾。耶律贤骑着战马,在城下勒住缰绳,望着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后周守军,眼中满是狠厉:“韩通,识相的速速开城投降,朕可饶你不死!否则城破之日,鸡犬不留!”
城楼上,韩通身披重甲,手持长枪,高声回应:“耶律贤,你勾结外族,入侵中原,已是穷途末路!蓟州城固若金汤,有我在此,你休想得逞!”说罢,他挥手示意,城墙上的连弩齐发,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联军,逼得耶律贤连忙后退。
“不知死活的东西!”耶律贤怒喝,“传我命令,全军攻城!今日必破蓟州!”
八万联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,女真骑兵的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契丹士兵推着云梯,嘶吼着冲锋。城墙上,后周士兵毫不畏惧,连弩、投石机交替发射,滚石、热油倾泻而下,联军士兵纷纷倒下,尸体堆积在城下,鲜血染红了护城河。
韩通亲自督战,哪里战事危急就冲向哪里。一名女真士兵侥幸爬上城墙,挥刀砍向韩通,韩通侧身避开,反手一枪将其刺穿,尸体从城墙上摔落。“守住城墙!为了陛下,为了中原!”韩通高声呐喊,士兵们士气大振,奋力抵抗。
然而,联军兵力实在雄厚,一波攻势被击退,又一波攻势接踵而至。蓟州城墙多处出现破损,守军伤亡不断增加,弹药也渐渐告急。韩通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士兵,心中焦急万分,援军却迟迟未到——他不知道,刘继业、赵匡胤的援军在半路遭遇了契丹伏兵,被困在途中。
耶律贤见蓟州城防渐渐松动,心中大喜,下令道:“加大攻势!韩通已是强弩之末,破城就在今日!”
联军攻势愈发猛烈,一名副将匆匆来报:“将军,西城城墙出现缺口,联军快要冲进来了!”
韩通脸色一变,当即下令:“随我去西城!誓死守住缺口!”他率领亲兵冲向西城,与涌入缺口的联军展开激战。刀光剑影中,韩通身先士卒,斩杀数名联军士兵,但联军源源不断地冲进来,缺口越来越大,守军渐渐抵挡不住。
就在这危急关头,远处传来震天的马蹄声。韩通抬头望去,只见一面“柴”字大旗迎风飘扬,柴荣率领禁军主力赶到了!紧随其后的,还有摆脱伏兵的刘继业、赵匡胤所部援军。
“陛下驾到!援军来了!”蓟州守军见状,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,士气大振,奋力将涌入缺口的联军击退。
耶律贤与完颜阿骨打见柴荣亲自率军赶来,心中大惊。完颜阿骨打说道:“耶律贤陛下,柴荣援军已到,我们兵力虽占优势,但后周军士气正盛,不如撤军?”
“撤?”耶律贤咬牙,“我们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,岂能轻易放弃!传令下去,全军后撤十里,休整片刻,明日再战!”
联军缓缓后撤,柴荣并未下令追击,而是率领大军进入蓟州城。韩通连忙上前跪拜:“陛下,臣未能守住城墙,让联军逼近城池,罪该万死!”
柴荣扶起韩通,温声道:“韩将军辛苦了,你以两万守军抵挡八万联军数日,已是大功一件。蓟州城能守住,全靠你拼死抵抗。”
随后,柴荣召集刘继业、赵匡胤、韩通等将领商议对策。“耶律贤与完颜阿骨打虽后撤,但联军主力仍在,明日必定会再次攻城。”柴荣指着沙盘,“蓟州城防已受损,若再硬拼,我军伤亡必定惨重。朕意已决,采用‘围点打援’战术,诱敌深入,将联军围歼于蓟州城外。”
刘继业问道:“陛下,具体如何部署?”
“韩通继续镇守蓟州,明日联军攻城时,故意示弱,让出部分城墙,引诱联军入城;赵匡胤率五万骑兵,连夜迂回至联军后方,截断其退路,烧毁其粮草大营;朕与刘继业率中军主力,埋伏在蓟州城外两侧,待联军入城过半,便发起猛攻,将其分割包围,一举歼灭!”柴荣详细部署道。
众将领纷纷赞同,当即领命而去。韩通着手修复城墙,同时挑选部分老弱士兵,明日故意表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,迷惑联军;赵匡胤则率领五万骑兵,趁着夜色,悄悄离开蓟州,向联军后方迂回;柴荣与刘继业则率领中军主力,在城外两侧埋伏起来,静待联军上钩。
夜色渐深,蓟州城外一片寂静,只有偶尔传来的马蹄声和士兵的低语声。柴荣站在埋伏点,望着联军大营的方向,眼中闪过一丝寒光。他知道,明日的一战,将决定燕云东路的安危,甚至影响整个北疆的局势。
与此同时,联军大营内,耶律贤正与完颜阿骨打饮酒商议。“明日我们全力攻城,韩通已是强弩之末,柴荣援军刚到,立足未稳,必定抵挡不住我们的攻势。”耶律贤自信满满地说道。
完颜阿骨打点头:“陛下所言极是,明日我亲自率领女真骑兵冲锋,必定能攻破蓟州城门!”
两人饮酒作乐,丝毫没有察觉,一场致命的陷阱正在等待着他们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