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吴王夫差在黄池会盟的时候,楚国畏惧吴国的强大,告诫边境的人要加强戒备。白公胜借口说吴国军队打算偷袭楚国,反而率领军队袭击吴国边境,掠夺了不少财物。他于是夸大自己的功劳,只说:“大败吴国军队,缴获了铠甲兵器等众多战利品,我想亲自到楚国朝廷献捷,以此张大楚国的国威。” 子西不知道他的计谋,同意了。
白公胜把自己的全部甲兵都派了出来,装作缴获的战利品,装了一百多辆车,亲自率领一千名壮士,押解着这些 “战利品” 入朝献功。楚惠王登上宫殿接受献捷,子西和子期在旁边侍立。白公胜参拜完毕,惠王看到台阶下站着两个全身披挂的好汉,便问:“这是什么人?” 白公胜回答说:“这是我部下的将士石乞和熊宜僚,他们在讨伐吴国中立下了功劳。” 于是他用手招呼二人。二人举步正要上台阶,子期大声喝道:“我们大王在御殿,边境的臣子只许在台阶下叩头,不得上台阶!” 石乞和熊宜僚哪里肯听从,大踏步就登上台阶。子期让侍卫阻拦他们。熊宜僚用手一拉,侍卫们东倒西歪,二人径直进入殿中。石乞拔剑去砍子西,熊宜僚拔剑去砍子期。白公胜大声喊道:“大家还不上!” 一千名壮士,都拿着兵器,像蜂群一样涌上来。白公胜挟持住惠王,不让他动弹。石乞活捉了子西,百官都惊慌逃散。
子期向来勇力过人,于是拔出殿中的戟,与熊宜僚交战。熊宜僚扔掉剑,上前去夺子期的戟。子期捡起剑,劈向熊宜僚,砍中了他的左肩。熊宜僚也刺中了子期的腹部。二人仍然相互纠缠,扭打在一起,最终死在殿庭之上。
子西对白公胜说:“你在吴国勉强维持生计,我念及骨肉亲情,把你召回国,封你为公爵,我哪里对不起你,你却要谋反?” 白公胜说:“郑国杀了我的父亲,你却和郑国讲和,你就和郑国一样。我为父亲报仇,哪里顾得上私人恩情呢?” 子西叹息道:“我后悔没听沈诸梁的话啊!” 白公胜亲手用剑砍下子西的头,把他的尸体陈列在朝堂上。石乞说:“不杀了楚王,事情终究办不成。” 白公胜说:“这孩子有什么罪呢?把他废了就可以。” 于是把惠王囚禁在高府,想拥立王子启为王。王子启坚决推辞,白公胜就杀了他。石乞又劝白公胜自立为王。白公胜说:“县公还有很多,应当把他们都召来。” 于是在太庙屯兵。
大夫管修率领自家的甲兵去攻打白公胜,交战三天,管修的军队战败,他自己也被杀。圉公阳趁机派人在高府的墙上挖了个小洞,夜里偷偷潜入,背着惠王逃了出来,藏在昭夫人的宫中。
叶公沈诸梁听说发生变故,立刻发动叶地的全部兵力,连夜赶到楚国。到了郊外,百姓们拦住道路迎接他。看到叶公没有穿戴铠甲头盔,惊讶地说:“您为什么不戴头盔呢?国人盼望您来,就像孩子盼望父母一样。万一盗贼的箭伤到您,百姓们还能指望谁呢?” 叶公于是披上铠甲、戴上头盔前进。
快到都城的时候,又遇到一群百姓前来迎接,看到叶公戴着头盔,又惊讶地说:“您为什么戴头盔呢?国人盼望您来,就像灾年盼望粮食一样。如果能看到您的面容,就像死而复生一样,无论老少,谁不愿意为您拼死效力呢!您为什么要遮住脸,让人产生怀疑,无法为您尽力呢?” 叶公于是摘下头盔前进。
叶公知道民心都归附自己,就在车上竖起大旗。箴尹固因为白公胜的召唤,打算率领自己的私人部属进城,看到大旗上的 “叶” 字后,就跟随叶公守城。士兵和百姓看到叶公来了,大开城门,让他的军队进城。叶公率领国人在太庙攻打白公胜。石乞战败,扶着白公胜登上车子,逃到龙山。他们还没决定好要逃到哪个国家,叶公就带兵追来了,白公胜上吊自杀,石乞把他的尸体埋在山后。
叶公的军队赶到,活捉了石乞,问他:“白公胜在哪里?” 石乞回答说:“已经自杀了!” 又问:“尸体在哪里?” 石乞坚决不肯说。叶公让人取来鼎镬,点上火,把汤烧开,放在石乞面前,说:“你再不说,就把你煮了!” 石乞自己解开衣服,笑着说:“事情成功了,我就是上卿;事情失败了,就被煮了,这是理所当然的。我怎么会出卖死去的人的尸骨来保全自己呢?” 于是跳入鼎镬中,不一会儿就被煮得糜烂。白公胜的尸体最终也不知道在哪里。石乞虽然跟错了人,但也算得上是条好汉!叶公迎接惠王复位。
当时陈国趁着楚国动乱,派兵侵犯楚国。叶公向惠王请求,率领军队讨伐陈国,把陈国灭掉了。叶公让子西的儿子宁继承令尹之位,子期的儿子宽继承司马之位,自己则告老回到叶地。从此,楚国转危为安。(这是周敬王四十二年发生的事情。)
这一年,越王勾践打听到吴王自从越国军队撤退后,沉迷于酒色,不理朝政,况且连年遭遇荒年,民心愁苦怨恨,于是再次发动越国境内的全部士卒,大规模地讨伐吴国。刚出郊外,在路上看到一只大青蛙,眼睛睁得大大的,肚子鼓鼓的,好像很生气的样子。勾践恭敬地靠在车前的横木上,站起身来。左右的人问:“您为什么要行礼?” 勾践说:“我看到这只发怒的青蛙,就像看到了勇敢的战士,所以向它致敬。” 军中的人都说:“我们大王连发怒的青蛙都敬重,我们接受了多年的训练,难道还不如一只青蛙吗?” 于是大家相互劝勉,都抱着必死的决心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